1984天前
为了促进节能减排,引导绿色消费,近日,政府出台了多项绿色高效政策,对家电行业的能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大力的引导,将大幅提高家电能效和绿色水平,并激发消费者购买节能家电的热情,家电将迎来绿色升级加速期。
为了促进节能减排,引导绿色消费,近日,政府出台了多项绿色高效政策,对家电行业的能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大力的引导,将大幅提高家电能效和绿色水平,并激发消费者购买节能家电的热情,家电将迎来绿色升级加速期。
强化标准引领,倒逼家电企业加速节能升级
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联合印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根据方案,到 2022 年,家用空调、多联机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 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 20%,实现年节电约 1000 亿千瓦时。到 2030 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 30%,制冷总体能效水平提升 25%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 40%以上,实现年节电 4000 亿千瓦时左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标准引领,包括加快合并家用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能效标准,修订多联式空调、商用冷柜、冷藏陈列柜、热泵机组、冷水机组、热泵热水器等产品的强制性能效标准。到 2022 年,家用空调能效准入水平提升 30%、多联式空调提升 40%、冷藏陈列柜提升 20%、热泵热水器提升 20%。到 2030 年,主要制冷产品能效准入水平再提高 15%以上。加快新制定数据中心、汽车用空调、冷库、冷藏车、制冰机、除湿机等制冷产品能效标准,淘汰 20%-30%低效制冷产品。能效标准上的强化,为整个节能家电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底线”,要求家电企业必须紧跟节奏,从工业设计、技术升级等方面寻求突破,提升自身产品的能效水平,否则将失去入场资格。
如果说强制性的行业规范是在给家电企业制定生存底线,那么,不设上限的自由竞争市场则给予了家电企业足够的上升空间。方案中明确指出,鼓励龙头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争当企业标准“领跑者”。要知道,随着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的加深,品牌企业的品牌优势越来越凸显,促使市场份额不断向行业头部品牌集中,以冰箱、空调等为代表的传统大家电市场强者恒强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以高能效引领为契机,头部企业不仅能够进一步抢夺中小品牌市场,更能够在群雄争霸的大战中夺得足够的先发优势。对于家电企业而言,想要持续壮大,就必须加紧绿色节能技术升级。
加强绿色消费引领,消费升级驱动产业升级
国人消费理念的日趋理性,让家电产业迅速从“产品时代”过渡到了“用户时代”。绿色消费需求的升级将带动整个家电产业的绿色升级。今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政策,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
今年1月发布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中提到,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促进家电产品更新换代,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产业链条长、带动系数大、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明显的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销售以及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给予消费者适当补贴。
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征求对《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根据具体方案,鼓励消费者提前更新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抽油烟机等家电产品。中央财政对购买国家能效2级以上、且获得3C认证的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给予不高于产品价格13%的补贴,单台上限800元。
6月3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明确表示,鼓励消费者更新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等家电 5 产品,有条件的地方对消费者购置节能、智能型家电产品给予适当支持。
除了针对个人消费者,也鼓励企业消费者。5月15日,立院财委会初审通过「货物税条例」修正案,明定条文生效日起二年内购买经济部核定能源效率分级为第一级或第二级的新电冰箱、新冷暖气机或新除湿机,非供销售且未退货或换货者,每台减徵货物税以2,000元为限,并按电冰箱、冷暖气机、除湿机减徵货物税税额表规定减徵。
经过多年的绿色环保理念普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境影响,对绿色节能家电产品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如今,有了多项刺激绿色消费的政策落地,势必会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推动企业加大绿色节能技术的投入。
日益严苛的行业能效标准规范,持续提升的绿色节能消费需求,都要求家电企业必须加快绿色化、节能化发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家电行业发展的核心议题。围绕这一核心议题,家电企业需要不断深挖用户需求,在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和引领绿色消费潮流,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