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首页

深度评测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新一代空调

86天前

时值七月盛夏,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每到此时都不由得感慨,空调真是家中最重要的家电了,若是没有它,少不了被酷暑折磨。

时值七月盛夏,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每到此时都不由得感慨,空调真是家中最重要的家电了,若是没有它,少不了被酷暑折磨。

然而出于节能和使用效果的考虑,开启空调后都会关闭门窗,时间久了,房间内的空气就会变得浑浊,使人头昏脑胀。为了解决这些使用问题,TCL空调推出了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到底这款产品的表现如何?我们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型号KFR-72LW/YP7Ca+B1)进行了一次深度评测。


多维度评测,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真的“能打”

生活中人们经常在工作、休息和学习时开启空调,作为一台新风空调,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可以从室外引入新鲜空调,从而实现睡醒无异味、不口干舌燥、不头昏脑胀。

近日,我们对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进行了制冷速度、控温能力、工作噪音等方面的功能评测,本次所有测试均在35㎡的房间中进行,该房间面积正好在适用面积范围内。

先来看看制冷速度。在房间内均匀布置27个测温点,在试验条件为室内32℃,室外35℃的情况下,开启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的制冷模式,开启最低温度(本次试验中为16℃),并开始计时。当27个测温点的平均温度达到26℃时停止计时,可以看到整个过程用时150s,平均每分钟降温2.5℃,开机仅需2min30s就能让房间达到凉爽的状态,制冷速度很快。

随后来考察空调的控温能力,降温速度快可以让人快速感受到凉爽,要让人持续感觉舒适,还需要让温度保持在设定值才行。将这款空调在设定为23℃,在空调进入稳定运行状态后,连续记录30min内房间内的温度值,结果表明温度始终维持在23℃到24℃之间,温度最大波动值仅为0.4℃,空调的控温能力很好。

一般来说制冷量大的空调配置的风机功率就比较大,噪声值也会随之提升。测试房间在不开启空调时的背景噪声值约30 dB(A),随后我们开启样机,分别测试并记录了不同档位,距空调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这款空调的噪声值与挂机空调的噪声值相近,2m处最大档位的最大噪声也仅为44.1dB(A),与正常交谈时的效果相同,明显优于普通柜机空调。



深度体验TCL小蓝翼P7,智慧健康的室内空气体验

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在智慧健康、节能环保与AI智能三个方面定义了新一代空调,它在制冷、控温、噪音等方面表现优秀,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哪些亮点?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度体验。

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的新风量高达70m³/h,可以满足至少3人对新风的需求,可以在制冷的同时,为客厅补充新鲜空气,避免空气因空气不流通而变得污浊,同时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和含氧量,实现客厅无异味,不口干舌燥、不头昏脑胀。

若想更充分了解家中的空气状况,新风空调内置的TVOC气体检测传感器,可根据房间内多种有害气体浓度,显示不同颜色的图标,让用户随时了解家中的空气洁净度。


除此以外,该款产品还从多个方面保障空气洁净,为健康保驾护航。空气进入房间之前,需要通过空调内部的初过滤网、抗菌层、HEPA过滤层、高密度过滤层四重滤网高效净化,这个过程能够将大颗粒物和毛发、PM2.5致敏物以及粉尘等过滤掉,同时抑制细菌和病毒滋生。


节能环保方面,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可以说是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存在。该产品使用了超省电AI大数据模型算法,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更准确地调节空调运行频率,节能效果高达40%。同时,其能效可达4.6,高于国标新一级能效要求的4.2,属于超一级能效水平。炎炎夏日,空调终于可以放心开了。


说完了节能环保方面,再说说AI智能方面的改进。前面说到,手机APP操控依旧不能满足人们对便捷性的要求,于是它配备了语音控制模块,无需联网即可语音控制,默认状态下说出唤醒词“小T小T”,就能语音下达指令。若是不喜欢这个唤醒词,还可以定制专属于自己的唤醒词,非常人性化。而且空调还能根据声源定位人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风向人吹和风避人吹等功能。

可以说,这款产品凭借强大语音功能的加持,将能让全家都更加轻松操控空调,全面提升全家的幸福感。


写在最后

TCL小蓝翼新风空调是新一代空调,是“以旧换新”的优选。这款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有着看得见的新风功能,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持房间空气清新;多重滤网过滤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保护家人健康;节能效果出众,既能减少电费花销,还有利于节能减排;便捷智能的语音操控,老人小孩都能轻松使用。而且性能强劲,在制冷效果、舒适度、静音运行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是适合用于客厅的优质选择。


《家用电器》杂志官网

《家用电器》杂志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主办,内容涉及整机、零部件、新材料、渠道等全产业链,主要面向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学者及消费者发行。

文章推荐